建立在及时有效处突基础上的政府人民互信
2013年10月25日
新加坡李显龙总理月前在公共服务署常年计划研讨会上,向出席会议的250名高级公务员强调,人民和政府之间的信任,是政策取得成功的“关键因素”。为了加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,李总理呼吁公务员要提高各单位的协作能力、以国人利益作为首要考量,并严格遵守最崇高的诚信标准。充满传统政治智慧的《左传》也说:“信,国之宝也,民之所凭也。”取得信任的首要条件,无非是诚意,唯有民众感受到了政府的诚意,基本的互信才能建立起来。因此,李总理耳提面命要求公务员严格遵守的诚信标准,必须为后者所认真看待。
本月9日,新加坡新电信武吉班让接驳站失火,烧毁损坏共149条光缆,影响了光纤宽带网络供应商开蓪网络,以及包括新电信、星和、第一通三大电信服务供应商在内的多家网络企业的服务,导致武吉班让、兀兰、蔡厝港等地区数万名电信用户,无法上网或拨打固线电话。除了一般资信用户,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(CII)服务也被波及——国人高度依赖的本地四大银行的一些分行与提款机服务中断、公共交通也因为德士电召服务中止而受影响、电子付款、信用卡交易、AXS自动化服务终端、政府机构和学校等都遭殃、新保集团有三分之一的综合诊疗所,因为断网而无法从网络云端取得病人资料……
由于事态严重,联合早报10月12日的社论《电信转驳站失火的警讯》,便对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在事发后,表示情况在该局的“控制范围内”的表态持保留态度,呼吁当局就事件所暴露的网络安全课题予以重视。资信局前日又表示,新加坡的电信网络“有良好的应急计划”,但也承认“仍有进步的空间”。资信局发言人对媒体说,我国电信基础设施有多元化的后备装置,但“有应急计划不代表完全不会发生故障或服务不会停顿”。发言人也说:“一个好的应急计划必须包括一个好的服务恢复方案。”
善意的理解发言人的谈话内容,应该是要向国人解释,我国电信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准及可靠度,并不能基于一次火灾事故来判断。在某种意义上,这或许也可以被视为是建立国人对政府效能的信心的努力。问题在于,先突出成绩,对问题采取“仍有进步空间”的淡化处理,在平时可能影响不大,但在重大事故的严峻事实面前,这样的处理方式却容易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。电信服务因大火而中断的时间,不是几个小时的事情——几小时内恢复服务,才符合人们对“好的应急计划”的期待——而是商业用户得等两天,家庭用户等待超过一周。
显然,如此漫长的恢复服务等候时间,并不足以称得上是“好的服务恢复方案”;在这样的事实面前,还宣称电信网络“有良好的应急计划”,受影响而无法正常工作、生活的民众,乃至一般国人,难免要产生“文过饰非”的负面联想。所谓“知错能改”,如果一开始就没有表现出“知错”的诚意,又怎么让国人相信问题会得到改正呢?事实胜于雄辩,新加坡治安水准之高,不必警察部门自吹自擂;反而,他们还得关心地用“低犯罪率不等于零犯罪率”,来提醒民众要有防范罪犯的意识。
联想到我国,群众上访、街头静坐、网上发帖等等,其背后大多是一些事件触发。这些事件处理的背后,反映出我们处突不及时,有效性不够。因此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就不能简单停留在嘴上。
政府与人民建立互信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而且更是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,在任何公共事件上出现诚意不足,或者挑战民众常识的言行,都将让政府先前的所有努力付诸东流。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记载:“为治者不在多言,顾力行何如耳”,希望所有各级政府把握好“关键因素”,提高各单位协作能力、以国人利益作为首要考量、严格遵守最崇高的诚信标准,表现出勇于承担的责任感,避免在发生事故时强调成绩,淡化问题,让互信早日建立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