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,对地铁运营与应急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城市轨道交通一旦遭遇运营突发事件,现场客流出不去、救援进不来、救援信息交流不充分、应急处置不当等,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。为此,国家层面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,明确要求有针对性地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,提高应急响应处置能力。
作为根植于本土的高新技术企业,华骏公司始终将科技研发放在首要位置、常抓不懈。目前已深度开发轨道交通、学校安全、医院安全、智慧城市等“安全大脑”系统,为不断提高全社会抢险救援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贡献力量。
六大核心要素 构建整体安全理念
华骏轨道交通“安全大脑”系统,是以安全畅通和乘客安全为核心,以BCM为指导思想,以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互联网、云计算+边缘计算、大数据、融合通信(北斗、5G为代表的)、 VR/AR、UWB、3D GIS+BIM等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,集安全管理、监测监控、预测预警、防灾减灾、应急指挥、综合保障、辅助决策、危机管理、应急演练、信息发布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轨道交通安全与应急管理综合平台。该“安全大脑”的设计理念,以安全和应急管理流程为主线,以满足多部门协同指挥为前提,以“全因子、全过程、全要素、全合作者、全利益相关者、全影响范围”等六大核心元素为总体技术路线而构建。
“四个一”保驾护航 织密技防网络
地铁是城市交通的大动脉。地铁应急指挥中心承担着地铁日常运营、设备维护、线路控制、线网指挥调度等任务;并对全线的列车运行、电力供给、设备监控、防灾报警、环境监控、票务管理及乘客服务等地铁运营全程进行调度、指挥和监控的“中枢”。
经多方调研、反复论证,华骏技术依托多年技术沉淀,定制开发轨道交通“安全大脑”,通过对应急资源有效整合、辅助决策信息化等手段,实现应急处置工作一体化、全局化、智能化,将灾害、突发事件的后果或损失降低到最小,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和社会安定。
应急指挥“一平台”:按照统一的共享交换体系形成一体化的地铁应急指挥处置平台,实现应急信息的全覆盖,实现与地理信息平台、视频管理平台、资源管理平台、设备运营平台间的信息共享,打破“信息孤岛”。
信息汇总“一张图”:通过地理信息技术手段,汇集各类信息,并在地图上进行专题图叠加展示,信息包括事件周围地图信息、站点信息、客流信息、线路信息、设施信息、实时视 频信息、应急处置人员信息等,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。
指挥调度“一张网”:应急专网、互联网、移动网之间互联互通,实现应急信息共享,实现任务及时下发、进度及时上报、视频及时回传、人员实时监控、语音实时调度、处置全面把控。
应急处置“一流程”:根据应急事件处置预案,制定一套贯穿整个应急事件处置的作业流程;事件发生后,按照流程进行事件处理;处理流程间的数据交换,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设计;处置流程的设计采用“闭环设计”。
通过以上“四个一“的有机融合,能切实提高应急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整体作战能力,并提供" 过去" 和"现时"的状态数据,为"未来"灾害发展趋势、预期后果、干预措施、应急决策等提供有效信息,真正确保轨道交通运行安全。
双重预防有效把控 应急联动动态高效
传统模式下的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难点:如管控措施合理性难辨识、人员队伍参与性不强、隐患处置进度难把控、安全管理感知深度不够、业务处理流程不简明、监管效果无法呈现等。
基于以上问题,华骏技术结合地铁运营的实际需求,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为脉络,提出“双重预防”的设计理念。双重预防主要包含风险分级管控、隐患排查治理、安全检查等功能。通过对模块首页的统计分析,观察当前风险数量,各线路未治理隐患数量,各部门(中心)隐患排查治理数量,隐患提报治理进度等信息,将所有安全管理业务进行关联,真正实现安全管理动态化。以大数据为驱动、以双重预防为基础,轨道交通“安全大脑”充分实现了风险辨识、风险评价、风险管控、风险评审、风险落实、及隐患排查治理等功能,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化普及,使用户全员参与建设,建立“我的安全我有责,他人安全我负责,单位安全我尽责”的全员意识,通过“人防+技防”有效夯实本质安全落实落地。
建设高点启动 锚定行业标杆
据悉,华骏技术轨道交通“安全大脑”自上线以来,已顺利运行两年。在此基础上定制开发的轨道交通“安全运营管理系统“,已先后助推郑州地铁多条线路大幅提升信息汇聚、信息整合、信息共享和应急处置能力。
以郑州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系统为例,该项目共经历为期15个月的设计开发,组织需求讨论会24次,征集173项需求,优化876条意见建议,经历6次功能模块建设方向纠偏;并于2020年6月顺利完成7大模块、35子项、121项功能上线,全面实现预定需求目标。该项目的成功运营,也为郑州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后续建设,奠定了坚实基础,树立了行业标杆。
当前轨道交通建设正酣,华骏技术将始终牢记使命,不断开展技术创新与应用,不断提升整体解决方案和交付能力,与城市建设共发展,一起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向前。